提升投资水平的重要技巧

[编者案:本文转自搜狐首页。仅作学习交流之用。转发并不表示我们完全认同其观点。读者应自行做出独立判断。]

网络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l-aj90hunQGPEwtt

 

 

作者:CityhunterLA

 

来源:雪球

 

《随机漫步的傻瓜》这本书是作者纳西姆·塔勒布在《黑天鹅》之前的作品,200页左右,对证券投资本身一事涉及不多,主要是关于概率学与哲学的讨论与思辨。

 

01

幸存者偏差

 

“要到胖女人上台唱歌时,一切才算结束。”这句话放在了第一章,结合后面塔利波的故事,也算是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我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投资是场马拉松,暂时(这里的暂时可能是10个月,也可能是10年)取得好的投资业绩并不能说明是投资者本人的英明决断所带来的结果,而往往是因为幸存者偏差造成的。

 

为了介绍这个观点,作者引入了概率思想、怀疑论及进化论。

 

从概率思想上来讲,一个投资者因采用了某种交易方法,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是正常的,就如作者所说,把数亿只猴子丢在打字机面前,也会有一只猴子一字不差地打出《奥德赛》叙事诗。

 

例如,也如我们经常在网上能看到,这段时间这个投资人很火,过一段时间又销声匿迹,新的网红投资人又如雨后春笋一样诞生,各领风骚。

 

幸存者偏差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我们经常看到某人介绍了某种投资交易的方法,采用历史数据回测的方式证明了该方法是有效的,在未来取得期望收益是可行的。

 

这种历史数据回测类似于文中作者请一位程序设计员设计了一套历史回测程序,利用不同的操作法则,得出不同的绩效。

 

后来作者发现,这种做法是在一组可能行得通的操作法则中寻找存活者,拿法则套数据,尝试的次数越多,越有找到一个适合过去数据的法则。

 

一个随机序列总会呈现某种可察觉的形态。另一方面,历史数据回测的思想是把过去的历史视为单一的同质型样本,并且相信观察过去的样本后,我们对未来的知识即可大增。这种单靠过去一个时间序列作为未来表现的指针,作者认为太过马虎,可能产生误导的作用。

 

 

02

从适者生存到炸毁

 

确实如前所述,一些幸运的投资者应用了某种方法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优秀的投资成绩,这种结果往往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放大。因为人们只能看到存活下来的人(源于归纳法),而那些被淘汰的则根本无法看到。

 

这种放大效应会加深人们对存活下来的幸存者的认可(尤其是幸存者本人会更加认可自己),把运气与专业混为一谈,把随机性与决定性混为一谈,把巧合与因果混为一谈。

 

这种效应的积累带给大家的感觉就是适者生存,且生存下来的都是优秀的人,从而得出目前取得最优秀成绩的人将来一定能生存下去(但最终,炸毁了)。

 

作者认为,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达尔文的观念遭到了误用。达尔文的观念谈的是繁殖适应性问题,而不是谈生存。

 

放在投资上讲,就是当前时间段表现最好的投资人并不见得能生存下去,因为这些投资人是最适应当前投资环境的人,他们过度地适应了某一个样本路径(投资方法),那条样本路径并未出现与进化有关的稀有事件。

 

那么这群目前看来最优秀的人对稀有事件的承受力就是最薄弱的,因为他们只能适应某一个时间序列,而不是所有可能环境的平均值。

 

针对这些能适应环境平均值的人,文中作者也以塔利波和马克所代表的B类人群(姑且这么叫,B类都非常胆小,害怕风险)讲了一个这方面的坏处。

 

诚然,塔利波和马克在黑天鹅发生的时候存活了下来,甚至还大赚了一笔(相比之前的业绩),但是此前长达数年的时间都过得非常不开心。

 

因为工作的原因,为了方便上下班以及家庭生活,B类人群往往也选择居住在曼哈顿(或者陆家嘴?),但他们的配偶却付出了相当高的成本。

 

因为和这个社区的其他人比较,他们显得相当落魄,尤其是就公园大道社区来说。不仅住在面积最小的单元里面,而且还受到其他家庭主妇的冷落和轻视。

 

面对邻居不时更换的豪车、新买的游艇以及手上硕大的钻戒,B类的配偶们往往会怀疑自己的先生(或者女士)是不是不争气,为什么积蓄那么少。

 

B类的配偶们往往会碰到契科夫式困境,而在情绪上承受很大压力,直到他们的邻居炸毁了又幸灾乐祸。

 

这是人的本性,即使作者本人也在书中嘲讽了巴菲特一番:“我不觉得集聚钱财有什么值得歌颂的地方,尤其如果一个人笨到不懂得靠财富获取一些有形利益更是如此,除非经常数钱能让他感到乐趣无穷······一直住在首次购买的简陋屋子里,我看不出成为巴菲特有什么意义。”

 

 

03

偏态与不对称

 

我认为这是书中作者介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这个观点源自作者曾经非常崇拜的角色模范古尔德。

 

不对称概率是指每一件事的概率不是50%,而是一边的概率高于另一边的概率。但结果本身也不对称,甚至有巨大差距。

 

文中作者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我参加赌博,1000次里面有999次赚到1美元(事件A),仅赔一次10000美元(事件B)。

 

参与这个赌博的期望值是9美元左右,看似是个期望为正的一次赌博,值得一试。这里A的概率远高于B,赌赢的概率很高,但是这么做的想法却不怎么好。

 

这让我想起今年1月份网上不少专家、学者、大V看好后期股市上涨,慢牛可期,各路资金都在跑步进场。注意,他们是看好,看好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概念,一种对概率的判断。

 

但是涨1%也是涨,跌10%也是跌。投资人和企业家赚的不是概率,而是红艳艳的毛爷爷。只有媒体人、评论人才注重预测的对错而非实际的利润。

 

实如本书的前言刘建位先生(汇添富首席投资理财师、央视《理财教室》节目主讲人)所写:2007年5月Legg Mason基金公司的首席策略分析师莫博辛做了一个研究,收集了标普500指数30年的每日价格变化,复合收益率为9.5%。

 

如果去掉50个业绩最坏的交易日(不到样本数的7‰),年复合收益率达18.2%;而除去50个业绩最好的交易日,年复合收益率将大幅降低至1%以下。可见,50个负面黑天鹅和50个正面黑天鹅尽管数量很少,影响却很大,对投资业绩有决定性的影响。


 

04

降噪

 

这是作者直接针对证券投资介绍的一个重要技巧,它来源于荷马叙事诗《奥德赛》中伟大英雄奥德修斯与迷雾之岛的故事。

 

《奥德赛》第十二卷中,这位英雄遭遇了女妖。女妖们住在岛上,她们的歌声十分迷人,水手听了如痴如狂,便会不由自主地投海而亡,歌声的优美与遍海腐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奥德修斯事先得到女神瑟曦的警告,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蜡封住水手的耳朵,让他们完全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他也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并严令水手绝对不可以放开他。

 

当驶进女妖的岛屿时,海面十分平静,远远传来令人心醉神怡的乐音,奥德修斯挣扎着想脱身,使劲全力摆脱束缚,而水手们则将他绑得更紧了,直到他们安全穿过那置人死地的声音。

 

作者从中得到的教训是自己不是奥德修斯,不是那样神话中的人物,所以只能像水手一样,用蜡把耳朵封住。

 

意思就是远离媒体,远离杂乱无章的信息,即使到公司上班,也要把电视的静音打开,没有声音的节目看起来像小丑在喋喋不休,滑稽而可笑。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牙医的例子。这个牙医有一个投资组合,期望报酬率为15%,误差率为10%。换算后,任何一年的赚钱概率为93%,但任何一秒赚钱的概率为50.02%。

 

所以,如果这个牙医订购了推送服务,源源不断地把报价供应给他,一天结束后情绪肯定筋疲力尽。但是如果这位牙医每月看一次投资组合,那一年心痛的次数只有4次,快乐的次数有8次。

 

如果这位牙医每年看一次投资组合,20年的时间里将体验到19次惊喜,只有一次郁闷。

 

也就是说,首先,我们需要承认我们情绪上的缺陷。其次,在一段时间的尺度内,我们观察到的是投资组合的变异性,而不是报酬率。

 

所以,作者试图说明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的信息是无用的,是噪音,这些噪音不利于我们思考与观察。必须将时间尺度拉长,时间积累会降低这些噪音,长期而言噪音相互抵消,取得均衡。

 

这个观点让我想起了中国元朝的画家黄公望。以今天的标准来看,黄公望是个标准的loser,从小读遍四书五经,考科举,到了45岁,才在浙西廉访司当了一名书吏。

 

官还没做几天,他的上司张闾因贪污舞弊掠夺田产逼死了九条人命,朝廷抓了张闾,顺道把黄公望也抓了。等黄公望出狱时,已经过了50岁。想想这一生,也快走到了尽头。

 

出狱后黄公望便云游四海,寄情山水,他不再讨好谁,也不再将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人、无聊的事上,自己过极简的生活。

 

人真正的成熟,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99%的事情,对于我们和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黄公望就是这样的人,他只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关心、倾注的1%的美好事物上,才能在其晚年画出《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被后世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在这幅画里,有苏东坡想看的“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也有屈原想看到的沧浪之水,可以濯吾缨。

 

黄公望仿佛听到河流喜悦的声音,也听到了河流哭泣的声音;听到自己科考时的得意,也同样听到他46岁时坐牢的痛苦。

 

后人说,80岁的黄公望用了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完成自我。有学者评论:与现在的人相比,黄公望才是真的洒脱,也是真的旷达,他像是一个种花的人,种下、施肥、然后用数年之久等待花开,花开一瞬,他却将花摘下,举手赠予他人。

 

不过,纳西姆•塔勒布应该不同意这些文学评论员的观点,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可能也是无数个路径里的一个偏差,他正是那只恰巧打出《奥德赛》叙事诗的猴子。而我们只看到了幸存者,无数的淘汰者却无法看到。

 

犹如法国诗人瓦雷里曾经很讶异地听到有人评论他的诗,从他的诗中挖掘出他从未设想过的意义。

 

当然,这些概念可能存在于瓦雷里或者黄公望的潜意识中。(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阅读理解,从理解作者的意图到理解出题人的意图,鲁迅家门口的两颗枣树也要解读一番)

 

 

05

自我修正的难

 

鲁迅说过:要叫烂交易员放弃头寸,比叫他们离婚还难。

 

这解释了大多数股民手中的盈利头寸往往被先平仓,而亏损头寸则长期死死拿住。赚钱的时候是趋势投资者,技术分析派;亏损的时候就自称自己是“长线”投资人。

 

“长线投资”本身没有绝对不对的地方,左侧交易肯定会买套,巴菲特的著名投资案例喜诗糖果也是经历了2年的浮亏才有了盈利。

 

但是多数人没有事先规划发生亏损时的应对措施,他们根本不知道有那种可能性。这类人在市场重挫后买进更多的证券,但不是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计划而来响应。

 

这也是作者敬仰索罗斯的原因之一,不仅仅是索罗斯取得了惊人的投资成绩,最重要的是索罗斯具有惊人的自我修正的能力。

 

 

06

结语

 

本书最主要的是在介绍一种哲学理念,一种思维方式,作者本人的所有投资也是在这种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上开展的。

 

人的认知虽然不一定正确,但是因为共识,可以影响某个市场行情的发展,并因为价格的变动,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观点,然后人的观点又会进一步影响价格,最终形成价格与大众认知之间的正反馈或者负反馈。

 

虽然作者在结尾以一个极端的黑天鹅示例戏谑了一把塔利波,但是这种小概率的黑天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难碰到。如有雷同,那真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转自:雪球

ssl

版权  © 2024 , Beacon Securities Insititute Inc.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