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案:本文转自搜狐首页。仅作学习交流之用。转发并不表示我们完全认同其观点。读者应自行做出独立判断。]
网络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Jwue5v6SpdMfCPj_2qUog
提到理财,很多同学都会说:理财,首先要有财啊!我都没有钱,拿什么理? 这更像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你不理财,哪来的财啊?只有开始理财,才会有财。以下,Enjoy: 水湄物语 | 作者 身边的经济学(ID:jjchangshi)| 来源 《邻家的百万富翁》中有一句话:“节约是财富积累的奠基石。”也就是说,即使你现在的净资产是0,你需要做的也必须是存钱,积攒自己的第一桶金。 01 树立一个存钱小目标 我们都知道,虽然储蓄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没那么容易。双11打折,此时不买更待何时?心仪的女神愿意和我约会,不吃一顿烛光晚餐有点说不过去!放假了同学都去旅游,我不去是不是显得太惨…… 其实,影响我们存钱的,归根结底就是消费。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储蓄,可以参照以下两步来实现。 首先,树立一个存钱小目标。 我的建议是大学生朋友在毕业时,账户上至少需要留下6个月的房租,也就是大约1万元。这就是一个很具体的目标。在此目标之下,你可以往前计算推导出具体的执行方法。 例如,假如你现在距离大学毕业还有3年,即还剩36个月可以存下这笔钱。用1万元除以36,就是每个月存277元,每天差不多10元。你可以在每月领到生活费之后,就把这笔钱存入定期。除了每次存钱时使用这个账户,其余时间要当作这个账户不存在。日积月累,你就会惊叹原来自己会有这么多钱! 其次,打败诱惑你消费的小怪兽。 这里我们介绍两个特别有用的消费降级法:一是断舍离购物法;二是体验式购物法。 第一,断舍离购物法。“断舍离”这个理念源自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这本书,并且由此还衍生出“时间管理术”“自我管理法”“家庭收纳法”等方法论。我也运用过《断舍离》中的整理方法,看着家里的空间变大、窗明几净的样子,非常开心和满足。 “断舍离购物法”也是一样,如果想买一件东西,通常的做法是先放入购物车,过3天以后再看一看,如果没那么想要了,直接清空;如果准备下单了,再想想如果要用断舍离整理术,还会留下它吗?如果不会,那就清空。 第二,体验式购物法。英国著名心理学教授理查德·怀斯曼提出:钱真的能买到快乐,但要看你买的是什么。他说:消费一些体验式的东西,如旅游、美食等,虽然体验过后看不见摸不着,但会留在你的记忆深处,让这份快乐凝结成一个记忆球,永久回味。而如果消费的是化妆品、衣服、包包这类实物,反而会让自己的快乐随着东西的变旧而变成厌弃。所以,多制造经历、少留下实物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02 认识投资金字塔 1.投资金字塔 好了,现在你已经知道如何攒钱,那么有了初始资金之后,该投资什么让钱生钱呢? 首先,你必须要清楚:理财投资并不是拿着钱买只股票、基金就可以。要想能够赚到钱,必须建立自己的理财体系。这个理财体系就如同一个下大上小的金字塔(见图6-6)。在这个金字塔里,越靠近底端风险和收益越低,越接近塔尖风险和收益越高。这样你才会对市面上的投资品做到心里有数。 图6-6 投资金字塔 在这座投资金字塔中,投资品又可以分为5类,这种分类方式或许不那么科学,但会有助于你了解钱生钱的流水线。 第一类:借钱给中介,倒买倒卖,赢取差额 代表产品:银行、信托 这类投资品是通过找到“钱的投资中介”来赚钱。例如,你去租房子,给你介绍房源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房东,而是中介。他们把很多房东的房源聚集在一起,这样你更容易找到满意的房子,房东也更容易出租房子。当然,中介做了这么多肯定是要收取手续费的。 银行储蓄就是最典型的类型。为什么把钱存到银行里会有利息?这利息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可以拿猪肉和猪油来类比,如果你手里有一块猪肉,把它交给别人,等别人再返给你时,对方手上会留下一层猪油。 对于银行存款来说,储户交给银行的钱是“猪肉”,如果定期存款年利率为3%,贷款年利率为6%,中间这个3%的利息差是“猪油”,被银行赚走了。除银行外,像民间高利贷和小额信贷公司也是这种赚钱的原理,都是汇集了很多人的钱,然后再把钱借给需要钱的人,以赚取中间差额。只不过,相比银行,民间高利贷和小额信贷公司的利息要更高一些,但风险也更大。 投资这一类的投资品,最重要的是,你要关注中间人的资质,他们把钱都借给了谁,那些借钱的人能不能还得了欠的钱和利息。不能只把目光放在收益上。例如银行储蓄,银行一般都借给有固定资产抵押的大型企业,还不出来的情况(坏账率)比较少,因此风险就比较低。 而民间高利贷是借给那些急需用钱且有高额投资回报的个人或公司,因为没有直接的抵押,借钱人资质也良莠不齐。如果遇到大环境不好,整个经济下行,就比较危险了,这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收益,甚至本金也会受到损失。 第二类:需要钱的人直接问你借钱 代表产品:债券 这一类投资品也很简单,是指买卖双方直接达成交易,无中间商赚差价,如国债、地方债、企业债等,这些都属于债券。“债”字前面的就是借钱的一方,如国债是国家向你借钱,地方债是地方政府向你借钱,企业债是企业向你借钱。 这一类投资主要看借款人的资质。例如国债,几乎被认为是无风险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但是中国部分地方债的风险却相对较高,不能跟国债相提并论。而投资企业债就要看企业资质好坏了。 假设一样是开饭店,现有A企业债和B企业债,A同学是远近闻名的厨师,很勤劳,生意也很红火,只是扩大规模想借点钱,那就值得借。而B同学是开麻辣烫店,上个月刚出现原材料不新鲜被客户投诉的事儿,但B同学还想快速扩张,因此借钱来开新店,那是否值得投资就需要谨慎考虑了。 A同学和B同学的情况在真实世界中非常普遍,因此投资企业债不能简单地只看收益高低,还要看企业的资质、融资的目的以及风险性。 第三类:投资人成为部分资产的所有人,但是不参与经营,简称“股东” 代表产品:股票 这类投资品的代表就是股票。想通过股票赚钱就要找到好的公司,并且在这个公司价格比较便宜的时候买入。当然要用适当的方法来判断价格,不能盲目听信不实消息或传闻。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有个同学家里是开饭店的,这段时间,市政开始在他家饭店旁边建设地铁,路有些难走,所以吃饭的人少了很多。这时他邀请你入股,以比较便宜的价格给你。 经过考虑后,你认为地铁在半年内会修好,而且会给饭店带来更多客人,因此觉得很合算,就决定投资入股,成为股东。这样的判断就已经考虑到了公司的经营情况,比那些只关心传闻和收益就买入的投资者,赚钱的概率会高很多。 第四类:成为该资产所有人,预测未来涨跌 代表产品:黄金、期货、房地产 这类投资品的代表是黄金、期货、艺术品收藏、房地产等,在这类投资品里,你赚钱的来源不是利息或分红,而是买卖差价。 以购买燕窝为例,小强听朋友说,燕窝一定会随着政府采集的限制而涨价,于是他就果断买了。接下来可能会有两种情况发生。 情况A:1年之后,燕窝果然因政策限制很难进口,因此各个渠道均以高价收购燕窝,小强狠狠地赚了一票。 情况B:1年之后,环保组织呼吁抵制吃燕窝,各饭店纷纷撤销有燕窝的菜,小强的燕窝都在仓库里坏掉了,投资的钱也打了水漂。 这类投资品并不是稳赚不赔的。其实不论是燕窝、房子还是其他大宗商品的期货市场,如石油、天然气、黄金等,它们跟股票的不同是:股票背后的逻辑是公司的经营,公司盈利了,你就赚钱。 而这类投资品,更多的是靠着外部因素,如政策、市场等,像战争会使石油和黄金涨价。这些都是外部的影响因素,和投资品本身关系不大。所以对于这一类的投资,需要注意哪些因素会影响价格,然后进行综合判断。 第五类:前四种集合 代表产品:基金、理财产品 最后这类投资品是我们日常听到的比较多的—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其实,银行理财和基金一样,在金字塔上都是纵跨几级的,风险很不好界定。市面上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和基金可以算在第5类,是以上4种类型的组合,就看各自的成分比例了。 如果你投资银行理财和基金这种产品,你投资的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一种组合。组合里既可能有高风险的股票,也可能有低风险的债券。而且不是带着“银行”两字就一定安全。 招商银行就曾在理财产品上出现过负面事件,银行客户经理给客户推荐理财产品,客户亏了几十万。这是因为银行理财产品会有各种包装,有可能是保险产品,也有可能是基金。购买时一定要看清楚纸上的产品明细,再决定要不要签字投资。 到这里,5种投资品已经介绍完了。拥有一个投资体系的意识后,就会更加清晰了。总之,在投资的世界里,不明白的事情千万不要去做,不懂不可怕,不懂装懂才最糟糕。弄明白投资背后的逻辑,精心计算风险和收益,用知识和耐心才可能换回最后的收获。 03 远离财务的三大陷阱 陷阱一:现金贷 现金贷这个词,近两年来很火,就算是你没听说过现金贷,“校园贷”“裸贷”这些负面新闻你应该也没少听说。那么,到底什么是现金贷呢? 现金贷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国外Payday loan,翻译过来就是发薪日贷款。在国外通常指7~30天以内的个人短期无担保贷款。很多人可能听说过美国老百姓不爱储蓄,经常在发工资之前就青黄不接,所以这种贷款主要就是面向低收入人群,缓解青黄不接的时候遇到的“囊中羞涩”的问题。 而在我们国家,现金贷有更大的市场。据统计,我国8亿适龄劳动人口中,有近6.6亿人是没有征信记录的。低收入人群是直接会被银行拒之门外的。正因为收入低,缺钱,又在银行无法贷款,所以只能求助其他的借款渠道。于是,如此庞大的人群基数和旺盛的金钱需求,促使了现金贷的野蛮生长。 在此,你一定要明确:千万不要碰现金贷。 首先,现金贷的利息远远高于市面上的其他任何贷款方式。没错,是任何贷款方式。通常骗子骗你去投资,都会使劲儿拍着胸脯向你保证利率有多高。现金贷就恰恰相反,“他”会把利率“包装”得看起来很低。 例如,有一款叫“现金巴士”的现金贷,借1000元,14天期利息只要4元,也就是4‰,看起来很低是不是?但你要知道,这个4‰不是年化利率,而是这14天的利率。 除此之外,你借1000元,这个平台还要额外收你快速信审费72元以及账户管理费24元,实际上总共要收你100元。这样算下来,表面上借贷利息是4元,但实际加上各种费用,短短十几天的借贷利率已高达10%。 而如果你在第14天时还不上本金加利息,哪怕只差1元钱,借款平台也会以全额(1004元)来计算所谓的滞纳金和逾期利率,而且利息按每日4‰来计算复利(也就是利滚利、高利贷)。往往借了1000元钱,到不了一两个月就能翻到10000元。 虽然我国的法律不保护高利贷,但这些小平台往往采用各种方式来规避检查,做阴阳合同,打擦边球,让执法人员也无计可施。而且他们要账的手段极为卑劣,各种威胁、恐吓甚至在网上造谣惑众,使许多借债人害怕打击报复,只能独吞苦水。 其次,现金贷会收滞纳金。你可能会觉得虽然利率高得吓人,只要按时还就可以了。那么我要告诉你:其实,现金贷恰恰就是希望你不要那么着急还钱。原因很简单,如果你到期还不上钱,就要支付高额的滞纳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几千块小贷,逼死二胎妈妈的”真实案例。 一个四川内江的准妈妈欠了十几个网贷公司的钱,被对方连环催收,甚至威胁到了她3岁的大儿子,这个妈妈带着绝望和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走上了服毒自杀这条路。 一开始,这位妈妈加入了一个有赌博性质的红包群,因为输了钱不甘心,刚好有人支着可以借钱翻本。这位妈妈就开始借了现金贷平台的钱。最开始只是借1000~4000元不等,但一旦还不上,对方就支着可以再借其他平台的,再还不上,就再借两家。 结果拆东墙补西墙,利息加上滞纳金越滚越多。短短几个月就变成了8万元,而且还在不断翻倍。所以这个准妈妈带着绝望和懊悔,在笔记本上写下12家贷款平台的名字,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十分令人惋惜。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如果还不上钱,就跑路呗!但实际上,只要你不是离开中国,估计很难躲过这类公司的追寻。他们往往能通过你的信息找到你的家庭,迫使你家人替你还钱。 根据行业数据统计,这类公司的利润率极高,只要现金贷的坏账率不超过50%就能盈利。也就是说,哪怕有一半的借款人还不起钱,剩余的一半借款人被追罚息,就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润。所以,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要接触现金贷。珍惜生命,远离现金贷。 陷阱二:P2P 前段时间我听到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自从跟大V学了理财,懂得鸡蛋不要装在一个篮子里,聪明的我把资金分散到8个P2P平台。结果现在所有的维权群里都能看到我的身影。” 这两年,P2P“跑路暴雷”的新闻不绝于耳,许多经营了多年的平台也举步维艰。导致大量投资P2P的人遭遇“维权”。于是,大家才反应过来:原来P2P也是有风险的。 其实P2P源于美国,原意是“person to person”,中文意思是点对点、人对人的借贷交易。它的主要交易过程是:假设A想用钱,需要借钱,B有钱,这就有了需求和供给;然后P2P平台审核双方资质,进行撮合;B借给A,A解决了用钱需要;B拿到了利息,平台收交易服务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后来,P2P也在不断地发展,由最初的纯信息中介逐渐拓展业务,做担保,销售自己的理财产品等。而这个时候你再把钱借给P2P平台,就有一定的风险了,因为你不知道实际是借给谁了。虽然许多平台都说自己有正规资金存管,但并不能保证投资标的不出问题。 目前中国的信贷系统还不完善,很多时候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没法进行有效的评估。如果真出现资金亏损,也没有很好的追讨系统。还有的平台借着P2P的名义搞资金池和房地产,甚至各种骗局,不断吸收普通投资人的钱用于个人消费,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很多人投资时只关注投资收益,甚至只投高收益的平台,最后亏损了,平台也“跑路”了,搞得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 陷阱三:比特币及类比特币 有一段时间,比特币和区块链话题大热。有一次在公众号文章上,我没忍住吐槽了两句,立即有人跳出来说:你懂什么?你懂写代码么?你懂科技么?你懂未来么?我确实不懂代码、科技和未来,但我好像懂一点点金融和人性,所以对于比特币以及类比特币之类的其他虚拟币,我有两点建议。 第一点:在投资上,不懂的事情不要做。有人会反驳我说:区块链这么高精尖的技术,各路大佬甚至各国政府都参与,总不见得是骗子吧?对,我没说区块链项目都是骗子,我只是说“投资上,不懂的事不要做”。所以,如果你想告诉我你“懂”之前,请先解释下以下这些术语名词:智能合约、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一致性算法……如果你确实可以清楚解释这些术语名词,请记得我的第二点建议。 第二点:投资上,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一般是家长对孩子的嘱咐,人多的地方是非多,最容易出危险。回忆几年前上海外滩那场踩踏事故,正是因为庆贺新年,大量人员拥挤到江边导致的。同理,在追求热门项目这件事上,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如看看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资金量多少、内幕知道几分,再看看别人,万一有什么事,有路可退吗? 我身边有个朋友投资过比特币。他是金融博士,是响当当的常春藤院校毕业的,还是专门做金融量化研究的技术大拿。2017年他投身比特币大潮,花了几十万,亏得一塌糊涂。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比特币交易量比较小,资金量稍微大一些就会引起市场异常波动。 根据2018年1月瑞士信贷银行的数据显示,世界上97%的比特币掌握在4%的人手上,再加上没有监管机构,做庄的事远比股市来得更容易。 如果你对于投资股票没有信心,凭什么认为一定能在比特币交易上赚到钱呢?所以,如果你想投资没有听过的热门项目,且不断地被身边的人如火如荼的谈论所影响,请牢牢记住这两点建议。 04 资产配置,动态平衡 资产配置四象限原则是美国标准普尔公司,根据全球10万个资产配置稳健的家庭分析出来的。虽然它有不完善的地方,但能帮助你对财务有一个大致的分类,不过,它还不够落地。 那么,有没有更实用、更简单的方法呢?当然有。之前我们设定好自己的小目标,例如你毕业之前要存下1万元,而且可以具体拆解到每月,每月应该存下的金额是300元。这300元只能存银行吗?答案是否。 第一,银行的利率太低,每年2.5%的定期利率远远不能打赢我们手上因通货膨胀导致的资金缩水; 第二,我们有更好、更方便的存款方式。这个方式就是50∶50懒人投资法,见图6-7。
图6-7 50∶50懒人投资法 首先,你已经确定了每月要存的钱,比如300元,那么你需要把这笔钱平均分为两笔。50∶50是一种懒人投资法,它的一半由低风险、收益稳、流动性强的投资构成,是为了保本,如货币基金、债券等,货币基金操作起来最方便,所以这里就以货币基金为例。 其次,你将这两笔钱一半投入货币基金(如余额宝、腾讯理财通等);另一半购买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你可以理解成几十只或是几百只股票的集合,它代表的是这些股票的平均成绩。 例如,高中时老师通常用每个班的平均成绩来衡量全班的平均水平。指数基金和平均成绩相似,投资指数基金相当于收获一个班股票的平均成绩。 例如,沪深300就是指300只股票的集合,它的收益率不是指300只股票里涨得最好的,而是它们的平均值;也就是说,你买了沪深300,你的收益是300只股票的平均成绩。而中证500,就是指500只股票的集合,也是500只股票的平均成绩。 哪怕其中一只股票“挂”了,也立刻有其他的股票补充上,可谓是懒人投资的法宝。我们可以简单回溯指数基金的收益率。 2005年1月4日,沪深300指数只有982点,而到了2018年4月9日涨到了3855点,上涨了3.92倍,年化收益率11%。 2005年1月4日,中证500指数只有986点。而到了2018年4月9日涨到了6035点,上涨了6.12倍,年化收益率15%。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2005年1月4日买入了中证500的指数基金,持有到2018年4月份,共13年加3个月,平均每年就能轻松获得15%的收益。即便你买错了,买的是沪深300的指数基金,也能获得11%的年化收益。 如果你每月定投2000元,年化收益率15%,30年后将获得多少钱呢?你不妨利用计算器计算一下,我这里直接告诉你:最终收益是1300万元。如果你每月定投200元,以年化收益率15%计算,理论上讲,你的本金会有13208.75元,见图6-8。 你或许会问,既然指数基金收益这么高,为什么我不能把全部资金都投进去呢?我又为什么用一半资金投资收益不高的货币基金呢? 原因有两点:一是指数基金随股市波动而波动,需要长期投资才能见效,所以这笔资金不到3年是不能计划取出的; 二是既然50%的资金不能取出,那么另外50%的资金就需要很大的灵活性了,万一你突然需要资金救急,那么货币基金中的钱就能立刻取出来派上用场,而不会损失你指数基金中的收益。 最后,我希望你把这个投资的习惯延续下去,积少成多,期待20年、30年后迎来复利爆炸的一天。 关于作者:水湄物语 本文经出版方授权“身边的经济学(ID:jjchangshi)”原创首发,整理自机械工业出版社《理财就是理生活》